欢迎光重庆南钢铁网!
用户名: 密码

钢材市场新常态是个啥样?

   日期:2019-11-28     浏览:54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受其制约,中国钢材市场新常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受其制约,中国钢材市场新常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一、总量需求规模巨大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步回落,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预计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左右,2015年经济增速还将进一步回落,有些季度经济增幅逼近 7.0关口。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因为对比基数的不断提高,其总量规模依然巨大。比如,尽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7%,但仅其增量就相当于,或者远远超出10年前(1994年)1年的经济总量。同样道理,尽管中国钢铁需求增幅由以前两位数回落至5%左右,但其绝对数量却十分惊人。初步测算,2014年中国粗钢实际需求数量(含直接出口与未纳入统计的产量,下同)将跃上9亿吨,几乎占据全球粗钢需求的半壁河山。即便如此,依然不是中国粗钢需求最高点。受到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偿还历史建设欠账、中产阶级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出口旺盛等多方面因素刺激,未来中国粗钢需求峰值将达到12亿吨,甚至更多,并且需求峰值会保持较长一段时期,比如20年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由有关部门参与制定的土改方案将会在近期出台,其中集约用地和农地入市成重头,由此将产生很大数量的农业机械和城镇住房购买,亦会成为中国钢材需求新动力。总之,对于中国钢材需求的巨大潜力及释放能量切不可低估,否则会在很多方面陷于被动。
 
  二、钢材出口最多国家
 
  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个重要表现即出口产品的优化升级,由以前低技术含量、低金属含量的轻纺产品,逐步转化为高技术含量、高金属含量的机电产品。据有关资料,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6.8%,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到17.9%。到2013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已经达到1.26万亿美元,占据全部出口比重的57%,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地位。金属含量更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意味着大量的钢材间接出口。
 
  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技术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层面的积极扶持,物美价廉的强势竞争能力,以及许多国家的旺盛需求,今后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如高铁、核电、成套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产品出口,会有一个跳跃式增长。据有关资料,到2030年前,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总需求高达57万亿美元;2010-2020年十年期间,亚洲地区需要投入8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资金。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即“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其中与中国邻国的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将优先部署, 并在建设资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势必成为今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强大推动力。
微信图片_20200609095425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技术支持:海南共赢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海口市国贸路九都大厦22楼  联系电话:18976081801陈经理 琼ICP备20002641号   海南钢铁行业综合门户平台版权所有 (c)2020-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如有信息、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不为交易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