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重庆南钢铁网!
用户名: 密码

钢铁材料的基本组织

   日期:2019-12-06     浏览:58    评论:0    
核心提示:金属结晶后形成的外形不一致、内部品格排列方向一致的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粒与晶粒之间的分界面,称为晶界。
序号 名称 含义
1 晶粒和晶界 金属结晶后形成的外形不一致、内部品格排列方向一致的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粒与晶粒之间的分界面,称为晶界。
2 相和相界 在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有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的界面,称为相界。
3 固溶体 在组成合金的一种金属元素的晶体中溶有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固态相,称为固溶体。固溶体一般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耐蚀性以及较高的电阻和磁性。
4 金属化合物 合金中不同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的、晶格类型和性能完全不同于其组成元素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固态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5 奥氏体 奥氏体是碳和其他元素溶解在y-Fe中的固溶体。奥氏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塑性好,一般在高温下存在。
6 铁索体 铁素体是碳和其他元素溶解于a-Fe中的固溶体。铁素体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含碳量极少,其性能与纯铁极为相似,也叫纯铁体。
7 渗碳体 渗碳体是铁和碳的化合物,也称碳化三铁(№c),含碳量6.69%,具有复杂的品格结构。其性能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8 珠光体 珠光体是铁索体和渗碳体相间的片层状组织。因其显微组织有指纹状的珍珠光泽而得名。其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强度、硬度适中,并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9 索氏体 亦称细珠光体,是奥氏体在低于珠光体形成温度分解而成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其层片比珠光体细,仅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辨别。硬度、强度和冲击韧性均高于珠光体。
10 屈氏体 亦称极细珠光体,由奥氏体在低于珠光体形成温度分解而成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体。其层片比索氏体更细。其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索氏体。
11 贝氏体 贝氏体是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贝氏体又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在较高温度形成的称“上贝氏体”,呈羽毛状;在较低温度形成的称“下贝氏体”,呈针状或竹叶状。下贝氏体与上贝氏体相比,其硬度和强度更高,并保持一定的韧性和塑性。
12 马氏体 马氏体通常是指碳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钢中马氏体的硬度随碳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高碳马氏体硬度高而脆,低碳马氏体则有较高的韧性。马氏体在奥氏体转变产物中硬度最高。
13 莱氏体 是碳合金中的一种共晶组织。在高温时由奥氏体和渗碳体构成;在低温时(727℃以下),由珠光体和渗碳体构成。含碳量为4.3%,组织中含有大量渗碳体,所以硬度高,塑性、韧性低。
14 断口检验 断口组织是钢材质量标志之一。将试样刻槽或折断后用肉眼或lO倍放大镜检查断口情况,称为断口检验。从断口可以看出金属的缺陷。
15 塔形车削发纹检验 将钢材车成规定的塔形或阶梯形试样,然后用酸蚀或磁粉法检验发纹,简称塔形检验。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技术支持:海南共赢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海口市国贸路九都大厦22楼  联系电话:18976081801陈经理 琼ICP备20002641号   海南钢铁行业综合门户平台版权所有 (c)2020-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如有信息、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不为交易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